☘️【肱二頭肌的位置與功能】
在介紹肱二頭肌肌腱炎前,必須先了解肱二頭肌。
相信大家對於「肱二頭肌」這個名詞應該不陌生!
它位於肩膀的前方,是連接前臂、上臂與肩關節的肌肉,它顧名思義就是一條兩個頭的肌肉,分別含長頭與短頭。長頭的起點位於肩胛骨的盂上結節;短頭的起點則位於肩胛骨的喙突,兩者的終點匯集於近端的橈骨。

肱二頭肌收縮時主要負責手肘彎曲的動作,其中因長頭跨過肩關節,因此長頭還負責提供肩關節動態穩定的角色。由此可見,當肱二頭肌受傷發炎的時候,對於肩膀的穩定度跟手肘的動作功能都可能有影響,絕對不能輕忽。
☘️【肱二頭肌的激痛點】
圖片中灰色標記的地方為肱二頭肌的激痛點,當肱二頭肌發炎時刺激激痛點,疼痛可能會往上臂前端(紅色區域)轉移。

☘️【為什麼會肱二頭肌腱發炎?】
肱二頭肌腱發炎是一種常見的運動傷害,容易發生在從事重複性手臂或肩關節動作或高強度運動的人身上,而了解成因與處理方法,對於減少不適和恢復功能至關重要。
1. 過度使用:反覆從事肩膀運動等,例如:投擲運動(如棒球或羽毛球)或高強度舉重。
2. 姿勢不良:長時間維持錯誤的肩部或手臂姿勢,可能近一步增加肌腱壓力。
3. 退化性病變:隨著年齡增長,肌腱彈性降低,更容易受傷。
4. 外傷:肩部受到直接撞擊或拉傷。
5. 動作控制不佳:肩胛骨、胸椎等動作控制差,將可能進一步影響肩膀高舉時,肌腱與關節位置控制不佳,造成反覆肌腱夾擠或不當受力。

☘️【肱二頭肌腱發炎的症狀】
當肱二頭肌腱過度使用、受傷或長期受到壓力時,可能會引發炎症,導致疼痛和功能受限。
1. 肩膀前側或上臂前方區域性疼痛,尤其在抬起手臂或劇烈運動時。
2. 活動肩關節時有摩擦或卡卡的感覺。
3. 手臂彎曲或肩膀上抬力量減少,影響日常活動或運動表現。
4. 肩膀前側肌腱按壓時感到疼痛。

☘️【肱二頭肌放鬆方式─牽拉】
手臂與手肘伸直姿勢下,將手放至椅背並抓著椅子做固定,右腳踩弓箭步(如下圖)帶著身體向前微微傾倒,維持此姿勢維15至20秒,反覆做10次。

☘️【肱二頭肌放鬆方式─滾筒】
手臂外展至水平高度,並將滾筒靠在牆上並輕壓於上臂前側,滾動時手臂盡量保持伸直,用身體左右重心轉移帶動滾筒左右滾動,沿著手臂小範圍來回緩慢滾動放鬆。找出痠痛點之後來回小幅度滾動15至20次。

☘️【肱二頭肌訓練原則】
因為肱二頭肌同時跨過肩膀與手肘關節,在急性二頭肌腱炎前期,將以降低發炎為治療目標。待發炎減緩,可以慢慢訓練肱二頭肌跨關節肌力、肌耐力訓練,慢慢漸進至上肢功能性訓練(如:工作職場、日常生活多關節配合之功能性訓練),運動員則可以漸進式加入爆發力與增強式訓練。另外,提醒大家運動前充分暖身和伸展肩部及手臂肌肉,降低肌腱受傷的風險也相當重要喔。
☘️【貼心小叮嚀】
肱二頭肌腱發炎雖然常見,但大多是問題累積久了而產生的疼痛結果,透過專業物理治療師評估,找尋真正造成二頭肌腱發炎的原因,想辦法克服問題源頭,才能有效預防發炎問題發生喔!除了二頭肌腱的放鬆之外,透過肩胛運動、姿勢自我矯正等也是重要的物理治療項目之一喔,若您有長期肩膀疼痛,被診斷為二頭肌腱發炎,歡迎諮詢或找物理治療師仔細評估,肩膀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喔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