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自我檢測肩夾擠?

肩膀問題困擾自己好久,到底是什麼問題?

☘️【肩夾擠究竟是什麼?】

常見的肩夾擠包含: 肩峰下夾擠(subacromial impingement)、肩後內側夾擠(posterior internal impingement)、喙突下夾擠(subcoracoid impingement)。
1. 肩峰下夾擠: 肩膀周圍骨頭形變、肩峰下肌腱、韌帶過度增厚、發炎,或者因肩胛骨動作控制不佳,使舉手時肩峰下空間不足,所產生肩膀疼痛症狀。
2. 肩後內側夾擠:通常好發在終端肩外展、外旋動作下,反覆於肱骨頭與後側旋轉肌之間夾擠,而產生後側肩膀疼痛的症狀。
3. 喙突下夾擠:肩膀內收、內轉動作時,於喙突與肱骨頭之間空間不足,而產生肩膀夾擠疼痛的症狀,常與肩胛下肌損傷有關。
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
☘️【肩夾擠有這麼重要嗎?】

以上三種肩膀夾擠,可能造成的原因非常多,可能包含:
*骨性結構、形態上的變化,如:骨刺、骨頭形狀特殊等
*肌腱、韌帶、滑囊等組織產生改變,如:肌腱增厚、滑囊發炎等
*肩胛或盂肱關節肌肉動作控制不協調
*姿勢不良、肌肉張力、力量或長度不對稱等等多種原因

但這麼多的原因…通通可能造成肩夾擠的症狀!
因此肩夾擠並不可怕,需要被重視的是【找出造成肩夾擠症狀可能的關聯性】。

😁物理治療師透過肩胛或盂肱關節的動作評估、肩頸姿勢、肩膀周肌遭肌肉動作控制、張力與長度的評估,能夠初步發現可能造成肩夾擠的相關因子,再透過個別化的物理治療介入,幫助您甩掉肩夾擠的症狀,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啦!

----------

☘️【動起來檢測看看吧!】

📍肩峰下夾擠(五項中符合三項造成你的不適):

【動作一】尼爾測試
【動作二】霍金斯甘迺迪測試
【動作三】疼痛弧測試
【動作四】外轉阻力測試
【動作五】空罐測試

broken image

 

broken image


📍肩後內側夾擠:
【動作】肩外轉、外旋動作造成你的不適
在肩膀進行終端肩外轉、外旋動作時,於肩膀後側產生疼痛。

broken image

📍喙突下夾擠:
【動作】肩內轉、內收動作
在肩膀進行肩90度屈曲、完全內轉、內收動作時,於肩膀前側產生疼痛。

 

broken image

🔍 提醒您,若以上動作肩膀不適,不代表您一定有肩夾擠喔!
還是需要透過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或醫師,進行詳細的諮詢與評估,才是最重要的喔!

broken image